Search

【#職涯成長駭客 21】你想要成為主管、教練、幕僚三職,不會太貪心嗎?
-以斜槓精神規劃職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職涯成長駭客 21】你想要成為主管、教練、幕僚三職,不會太貪心嗎?
-以斜槓精神規劃職涯,可以一魚多吃。
  
想起之前轉職時,曾被問:「你未來三到五年的規劃?」
「我想成為部門主管,同時也是老闆幕僚、同仁的教練。」
  
面試官聽了,微皺眉但問了:「你不會覺得這樣太貪心嗎?」
  
我當時的回覆沒有很好,但現在回頭去思考這個問題,有些有趣的發現。
  
▌多數人認為專心致志才能累積專業,是嗎?
記得那天面試自我介紹完後第一個被問的問題
  
:「你大學讀會計、碩士念人資、還有知識管理,第一份工作行銷企劃,所以你之後的方向是?」
  
我的方向其實很明確,一直是人資,但有時候不一定目標設定了就能直達,會經過些彎曲,而我也不設限所有來到我面前的挑戰,但核心都是一樣的,只是這箇中原由通常只有你自己知道,需要花點時間跟面試官分享,你的思維邏輯。
  
我一直把人資領域中的教育訓練當作志業,在學接觸了知識管理,將此Konw-how運用在整理自身、優秀同仁知識經驗,並運用擅長的簡報設計呈現;第一份工作擔任教育訓練管顧公司B2C行銷企劃,站在賣方立場,深刻了解客戶痛點,運用行銷手法與語言打磨課程,為客戶提供生活痛點解決方案。
  
在專職招募工作時,也因公司規模不大幾乎負責Full function工作,也因此快速了解人資實務上的所有模塊與流程,也因有財會背景,能夠根據營運狀況推動方案以及提供新業務策略。
  
在這過程中,發現除了教育訓練,招募與員工關係,是能夠優化及給予員工所有成長、好的體驗相關所有模塊。
  
所以日後會仍然以教育訓練模塊為核心,輔以招募與員工關係區塊做深耕與連結。
  
以上就是我履歷上看似多元、不穩定的經歷裡,我的職涯策略與發展。
  
▌擁有核心專業並有策略累積經歷,思考決策不侷限
回到開頭面試官那個「你不會覺得這樣太貪心嗎?」問題,現在的我會怎麼回答呢?
  
「我不認為這些角色不能兼得,因為這些角色的核心是一樣的!」
  
部門主管、老闆幕僚、同仁的教練這三個角色的核心都來自於你在職場的角色,就算我現在只是個小小專員,但我也盡我所能的做著這三個角色。

我會提醒自己在執行任務前,以老闆角度思考他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麼,並也提出自己的看法;招募與甄選員工時,在他們眼裡我是「主管」,盡量幫他們協調溝通資源,安心任職;也會傾聽他們職場的困擾,引導或訓練他們。
  
而這三個角色,都是我執行工作時,必須要扮演的角色!
  
如此一來,還會覺得要同時扮演這三個角色很貪心、很困難嗎?
應該不會吧,那都只是我們份內的事!
  
而在一個職位中,有多種角色其實有個益處,那就是做決策不侷限,思考上也因為能夠換位思考,所以比較能夠溝通協調。
  
所以試試這樣的職涯策略與角色成長策略,你的職涯會有機會比同期的人還要耀眼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職涯成長駭客=以人資身分、知識管理角度、活動人體驗設計來跨領域結合並實踐的職涯心得與觀點。
View all posts